最囧游戏229关攻略,最囧游戏229关攻略大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最囧游戏229关攻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最囧游戏229关攻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时期的一计除三贤是怎么回事?
我是历史爱好者涤尘索金,很荣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大家更多的交流。
三国时期的一计除三贤简单的说就是魏国主政大臣司马昭举兵攻灭蜀国,蜀国姜维主动向魏军主将钟会投降,怂恿他拥兵自立,从而激化他与攻占蜀国国都成都的魏将邓艾的矛盾,姜维希望借挑起魏国前线将领的内斗而实现复国的目的,最终计划失败,姜维、钟会和邓艾三人先后被杀。
陷入绝境的反击
公元262年,魏国实际的当家人司马昭决定集结西线兵力伐蜀,嫡系将领钟会被任命为此次出征的主帅,具体作战安排是:征西将军邓艾领兵三万攻击沓中的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领兵三万攻击阴平以切断退路;主帅钟会领兵十余万攻击汉中。
战场的局势总是千变万化,原本要切断姜维退路的诸葛绪中计,姜维成功撤军至剑阁,从而与钟会形成对峙局面。
负责攻击姜维的邓艾军一下子无事可干,百无聊赖的邓艾趁机率军穿过阴平小道,一路攻克江油、绵竹,成功到达成都城下。蜀国国君刘禅见大势已去,直接开城投降,同时命令前线的姜维向魏军投降。
邓艾以奇兵突袭成都,立下消灭蜀国的首功,自此有点居功自傲、忘乎所以,在处理善后事宜上自作主张,遭到司马昭的猜忌。
投降后的姜维则极力怂恿手握十几万兵马的钟会自立,建议钟会进可攻取长安,直捣洛阳,直接取代司马昭成为魏国的当家人;退则占据蜀地,和刘备一样割据一方。姜维的根本目的就是挑起魏军的内斗,从而寻找翻盘的机会。
钟会对姜维的分析非常认同,于是利用司马昭对邓艾的猜忌将邓艾抓捕,随后成功接管成都。但是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监军卫瓘先是利用邓艾的旧部除掉了钟会和姜维,然后又用计诛杀邓艾,成为最后的真正的赢家。
鱼死网破的结局
一计除三贤中的三贤就是指钟会、邓艾和姜维,姜维绝境中的一计将三人彻底送上一条不归之路。
钟会出生于颍川士族,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那类人,而且他自小就聪慧异常,深得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的信任。尤其司马师在出征途中病逝后,他积极为司马昭出谋划策,从而帮助司马昭成功接手司马师的权柄,被司马昭引为心腹,司马昭力排众议任命钟会为此次伐蜀主帅,可惜最终走向反叛之路,在成都被邓艾的军队斩杀。
邓艾是寒门的代表人物,他原本只是魏国的一个小吏,因得到司马懿的赏识而走上平步青云之路,个人能力突出,可以说是战功卓著,可惜不被司马昭所喜爱。此次突袭成都,顺利消灭蜀国,原本是难得的一件大功劳,可是邓艾因此变得独断专行,从而引来司马昭的猜忌,使得钟会的阴谋顺利得逞,最后被监军卫瓘派人杀害。
姜维是诸葛亮北伐途中最大的收获,人称“幼麟”,被诸葛亮收入门下学习兵法,成为诸葛亮指定的军队接班人。姜维也不负所托,多次举兵讨伐魏国,在西线给魏国制造了不少麻烦。可惜后主刘禅不是明主,一被围困便举手投降,无奈之下的姜维只能出此下策,最终死于乱军之中。
结语
姜维死于“忠”,姜维的计谋是绝望之下无奈之举,追随的主公已然投降,身为臣子的他又能如何?但是为了报答先师诸葛孔明的知遇之恩,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以死相报。
钟会死于“贪”,钟会原本深受当权者司马昭的信赖,在魏国已经大权在握,但是他依然不知足,企图向更高的权力发起冲击,最终失败而亡。
邓艾死于“狂”,邓艾是寒门子弟的骄傲,是寒门子弟学习的榜样,司马昭虽然不喜欢他,但是对于他功绩的赏赐毫不吝啬,但是他却居功自傲,置司马昭的告诫而不顾,最终被人有机可乘。
插图均来源于网络
三国时期的“一计除三贤”事件发生在魏国攻灭蜀汉之际。蜀汉灭国后,魏国实际统治者司马昭屯大军于长安,采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态势,利用伐蜀将领之间的矛盾,一举除掉了功高震主的邓艾、钟会以及蜀汉大将军姜维。其设谋之巧,心机之深,令世人惊叹不已。
公元263年秋,魏国皇帝曹奂下诏攻伐蜀汉,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担任战役总指挥。命令镇西将军钟会率军十五万从斜谷道进兵汉中;征西将军邓艾率军三万在沓中牵制蜀汉姜维主力;雍州刺史率所部封锁阴平桥头,截断姜维退路。结果,蜀汉姜维摆脱邓艾军的围攻,掌握好时机,迅速从阴平桥头退回蜀中,据守要隘剑门关。钟会大军攻破汉中,进至剑门关下,被姜维守军阻滞,不能进击蜀汉都城成都。
十月,邓艾率所部从阴平郡小路穿插向成都进发,翻越七百余里的崇山峻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经历种种艰难险阻,最后成功到达成都附近的江油。蜀汉后主刘禅得到这个情报,心胆俱裂,连忙派人向邓艾请求投降。邓艾接受了刘禅的降书,在没有请示司马昭的情况下,擅自封拜刘禅为骠骑将军、扶风王,引起了司马昭的极度不满。
刘禅投降后,写信给据守剑门关的姜维,令其就近向钟会投降。钟会一项倾慕姜维的军事政治才华,此时姜维来降,自然大喜过望。加之钟会手握近二十万大军,志得意满,萌生了割据蜀地的野心。姜维准备利用钟会的这个野心,先借钟会之手除掉邓艾,自己再杀掉钟会,复辟蜀汉政权。
此时远在洛阳的司马昭对伐蜀众将领的心思洞若观火,于是挟持天子,亲自带兵十万,屯驻在长安。并给钟会写信说自己将率军入蜀,捉拿不听号令的邓艾。钟会得信大惊,认为司马昭已经怀疑自己了,就赶紧派监军卫瓘收缚了邓艾父子加以杀害,并急忙和姜维密谋,准备坑杀不和自己同心的手下将领,自为益州之主。
钟会、姜维召集众将,假装说接到郭太后遗诏,命令自己剪除权臣司马昭。结果手下将士不相信遗诏之事。钟会命人坑杀众将士,众将士奋起抵抗,和监军卫瓘所带部队内外呼应,杀死了钟会,姜维力尽势穷,也被迫自杀。于是,蜀地叛乱平息。
这就是魏国权臣司马昭“一计除三贤”的故事。两年后,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废掉魏主曹奂,登基称帝,建立了晋朝。公元280年,晋灭吴,中国再次回归大一统的局面。
其实在这场钩心斗角的灭蜀之战后,邓艾的目光一直瞄准着东吴,钟会的目光瞄着邓艾,司马昭的目光瞄着钟会。发现没?姜维是被邓艾、钟会、司马昭忽略掉的重要一环。姜维计算着邓艾、钟会,同样没有考虑到自己。或者说姜维并没有时间考虑一下自己,此时的姜维对军队毫无掌控力,而且姜维对自己也掌握不了,为啥?因为此时的姜维,身患重病,病入膏肓。只不过姜维被复国的信念支撑着,毫无觉察自己身体的异样。
姜维不单单是忽略了自己,同样也忽略了司马昭。司马昭以邓艾造反为名,封钟会为司徒,命他逮捕邓艾。司马昭诏书一下,就意味着钟会再次获得了对军队的合法掌控权。昔日镇东将军节制的青州、扬州等地的军队有了新的任务,因此他们再度围绕在钟司徒的周围,准备向“反贼”邓艾下手。要说钟会此时灭了邓艾,那是手到擒来。钟会的部队人数是邓艾的六倍,而且装备精良,又有姜维的降军相助,邓艾的部队是无论如何不能抵御的。但是钟会和姜维的目的不仅仅是灭了邓艾,俩人心里都有小九九。尤其是钟会,就想像当初收了诸葛绪部队一样收了邓艾的部队,这样实力壮大,为将来造反做准备。而姜维的复国大业,必须建立在钟会造反的基础上。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邓艾的反情不明,而且邓艾在军队中地位很高,贸然动手也不好。于是钟会和邓艾决定派个炮灰去,这个炮灰就是司马昭放在军队中的实际掌舵人:卫瓘。钟会派遣卫瓘去逮捕邓艾。关键是邓艾没有造反啊,而且邓艾有言在先,自己要自专伐吴之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卫瓘敢去抓他,他就敢剁了卫瓘。只要他剁了卫瓘,那就证明邓艾反了,到时候钟会名正言顺的去拘捕邓艾,事半功倍。
卫瓘那可是司马昭放在军队的代言人,这哥们头发丝拔下来都是空的,心眼多着呢。没两把刷子,司马昭怎么可能派他游走于邓艾和钟会之间呢。卫瓘本来的任务就是保邓艾、阴钟会。但是无情的现实让他不得不站在邓艾的对立面,去当钟会手中的刀。那邓艾现在是什么状态,卫瓘一清二楚。假如贸然去拘捕邓艾,那卫瓘一定会成为钟会坐实邓艾反情的牺牲品。该怎么做,卫瓘玩了一手绝的。
卫瓘在出发之前,给邓艾的手下散播消息。说邓艾谋反已经得到了朝廷认证,钟司徒的大军即将来拘捕邓艾。如果各位当什么都没发生,那么灭国之功的封赏还能继续享受。如果谁敢帮助邓艾拒捕,那就得灭满门。
成都这帮兵油子又不傻,灭国之功几辈子也见不到一次。如今个个封赏有加,爽的不行不行的。这时候谁还能为了邓艾跟朝廷叫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最囧游戏229关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最囧游戏229关攻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